回首頁
訂閱最新文章
歡迎留言
twitter me
Tuesday, February 20, 2007

黛妃與女皇

過年前兩個星期去看了黛妃與女皇(The Queen),海倫米蘭(Helen Mirren)和麥可辛(Michael Sheen)把皇后以及布萊爾演得真是維妙維肖,神韻捕捉得非常完美。

不過電影的英文名稱叫做「The Queen」,其實才是比較切合內容的名稱,整部電影是以黛安娜在法國車禍身亡後所引起的影響,女王如何面對內心矛盾的交戰,還有英國人民、政府以及皇室的反應為主題,跟「黛妃與女皇」的關係比較不是那麼密切。

影片一開始,就以女王和畫家的對話,說明了女王雖然是整個英國的精神象徵、最高的統治者,但是卻沒有投票權,因為女王必須在政府之上保持中立。接下來畫面帶到黛安娜在巴黎被狗仔飛車追逐,這一幕可還真的讓人大開眼界,狗仔全都騎著摩托車,在黛妃出發前全都一副蓄勢待發磨刀霍霍的樣子,黛妃一出發狗仔們也馬上跟著出發,一路上不下五輛摩托車追著黛妃的座車,機車後座的人負責拍照,閃光燈閃個不停,後來就發生了車禍。消息傳到英國皇室,老王子查爾斯本來主張應該用皇家專機飛去看黛妃,但是遭到女王的反對,覺得人民會認為他們鋪張浪費,後來黛妃死亡,女王才答應用皇家專機將遺體運回來。接下來的日子裡,首相布萊爾首先發表了聲明稱黛妃是「人民的王妃」,而整個皇室,仍然在猶豫著該如何反應,對女王來說,昔日的麻煩人物在死後麻煩一點也沒減少,皇室遲遲沒做出反應或公開的聲明,愛戴黛安娜的人民就越發憤怒,女王的角色在這裡得到很充分的詮釋,她的矛盾、她的不解、她的悲傷、憤怒、失去自信並感到委屈,在在說明了女王也是個人。汽車拋錨後她獨自在河邊,面對空無一人的原野及森林的那一刻,壓抑許久的情感才終於找到一個小小的缺口得以宣洩,難以抑制的情緒使她肩膀不自主地輕微地抽蓄著暗自啜泣。

說真的看完這部片以後,我不由得同情起了女王。坐在那樣的高位上又如何?皇室沒有實權但是卻代表了一份尊榮,而這份尊榮,不僅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更是需要努力去維持的,而且動輒得咎,要嘛被批評太過鋪張浪費,要嘛又被說成是冷血無人性。而且女王不能表露她自己的感情,他所能表露的感情,僅限於「政治正確」的感情表達,黛妃死了,人民希望看到她哀悼的樣子,就得表現出哀悼的樣子,不然就遭來罵聲一片。當然黛妃生前帶給女王很多頭痛的問題,女王肯定不太喜歡她,但我想黛妃車禍身亡,她應該也不至於毫無感覺,黛妃畢竟是兩個孫子的媽。但不論女王對黛妃的死是無動於衷也好、感到一些哀傷卻想要默默在內心哀悼也好,她都不能那樣做,她必須要「政治正確」,人民覺得皇室應該表現哀悼,那麼女王別無選擇,最後也只能發表聲明,並且默默承受一切批評。

所以阿,當平凡的小老百姓其實真的算是非常幸福的嚕~在電視機前面高興罵誰就可以罵誰,也不用管大家是不是認同你的想法。即使有人不認同而批評,那又如何呢?本來就沒什麼名氣,所以也沒什麼好失去了。

開始得意我享有的小小自由了^^

HEMiDEMi Technorati Del.icio.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

No comments: